一起中等规模的贸易战,世界猝然站到了乱局边缘!
2018-08-02 17:26:28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三月群贤毕集,二天五马先光。传觞击鼓底匆忙,画鹢将飞江上。 鲁国方虚两社,齐人要复侵疆。延英引对上东廊,应念幽人相望。

一起中等规模的贸易战,世界猝然站到了乱局边缘

知己知彼,才能百战不殆。

首先要搞清楚,这场贸易战的本质是什么。这个问题非常重要,因为定性是定量的前提,方向错了,努力越多,错误就越大。其实,贸易战不过是个幌子,它本质上而言,是一场金融战,它关系到世界上最赚钱的一门生意的命运。这门赚钱的生意,就是无本万利的印钞票!

回顾国际关系历史,不难知道,1971年黄金被驱逐出货币,也就是金本位彻底废除,美元确立了纸币霸权之后,贸易问题对美国来说,从来就不是贸易问题,而是一个金融问题,是美元地位的问题。

70年代到今天,美国的对外贸易从来没有一年是顺差。实际上,贸易顺差根本不是美国的追求。道理很简单,美国人印钞票,就能在全世界买买买,只要你认我的钱,我干嘛费劲去做苦力?对老美来说,各国认不认美元是第一重要的事情,它也是美元的命门,别人手里积累多了美元,就会找美国兑现。 所以,消灭他国手里的美元储备,是美元霸权必须定期要打的一个补丁。这两年,国内土豪大妈一众好男好女,到美国大买特买,估计美国人心里是拨凉的,因为它说明,这个世界上,已经有人手里的美元太多,该消灭一回了。

怎么消灭呢?那就是以美联储的利率政策,来引导全球信用的紧松周期。在你的资产涨跌中,把你从贸易中赚的美元,再拿回美国。

有这样一个网络段子,倒是能形象的体现这个过程:

3年前,一美国人到中国旅游,用20万美元换了134万人民币,100万买一单身公寓,34万吃喝玩乐一年。第二年要回去时房子涨了卖了200万,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1:6.2,200万人民币换回32万美元。美国人白玩一年还倒挣12万美元,非常高兴地回家了。这故事里把房子换成资产,美国人换成在中国的几万亿美元外资,那就是一场经典的金融套利战役了。然后等中国资产下跌了,他又可以这样再来一次。

2013年,我做了个统计,美国从1970年代到2013年,通过这个手段,消灭的他国手里的美元在10万亿之巨。现在,美联储通过印钱,把全世界都带到了资产价格的顶点,如今最想的是,如何在不损自己的情况下,再引导一次全球的紧缩周期,让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都破掉,这样,它就可以再来一次全球大收购。

趋势是比政治更有力量的东西,不管是个人还是政府,其实最终是跟着趋势在走的。

敢这样去做,是因为对全球信用周期的把握。

走得好的,就叫因势利导,不好的就叫逆天而行。引导全球的信用周期,本质上与引导一只股票,或者一个城市的房价,并没有什么不同。股票要做个龙头出来,房价要做个地王出来,这是拉升的要诀;打压也是一样,股票可以直接把你的龙头砸了或者关了,房价也是,龙头下跌,迟早会波及所有地方。

基本手段有两个,一是美联储,它决定全球资金成本的底价;二是贸易制裁,这个是拿走你的外储子弹,影响你的信誉评级,进而影响资本的去留心态,评级低了,自然钱就想走。而其他的地缘政治手段,说到底也是为这两个基本手段服务。比如说,美国可能制裁伊朗,推动油价上行,就会导致全球通货膨胀上升,这样的话,各国央行就会被迫考虑提升利率,这是用地缘政治手段,来引导对手的货币政策。

其实,美国害怕贸易战的地方,不在于贸易,而在于货币,其最大的软肋在于美元霸权。(为什么不在贸易?因为现在美国希望通胀起来,这样才好加息并带动全球加息,至少让各国不会质疑美联储错了,所以美国不怕收关税导致通胀上升。其实,美联储现在盼通胀的程度,可以用望眼欲穿来形容。这一点如果以国内的思维去考虑,就完全反了。)因此,任何不针对美元霸权软肋的反击,而只在贸易领域里纠缠,都是美国所不太在乎的反击。

全球新一轮全球政经格局与资本大重构,将会突然来临。无数财富的埋葬与逆袭,将会同时上演!

任何趋势,都先见于微末,中美贸易战的未来,也是如此。

其实,美国公布的关税清单里,就有两个微末的细节,可以看作是中美贸易战走向的趋势之先。

第一个细节是总价值500亿美元。可见,不是顶级覆盖,原因或是中国的强硬姿态,或是确实难找更多产品来打。

第二个细节,是清单公布时间,选择在美股收盘后。这是不想影响当天股市的意思。上次签署总统令,是在美股开市时,结果道指大跌3%,1万多亿美元的市值蒸发。

细节虽小,但却反应了这场贸易战,对美国的两个不可承受之重,它们才是左右这场贸易战进程的最底层因素。理解了这两个趋势之先,中美贸易战的终局,也就不难推演。

这次500亿美元的清单,涉及美国产业链的方方面面,主要集中在高技术、高科技方面。公布之后,将有60天的公示。美国企业会在这60天里,看看能否找到中国替代,但难度很大(这估计是第一步只能找出500亿美元商品的一个原因)。预计最终的惩罚清单还要缩减一些。

产业结构高度互补,拿中国做对手,就相当于金庸小说里的七伤拳,打人一拳,自己也中一拳。

中国的体量大,人口近14亿,相当于整个美、欧、日发达国家的总规模。市场这些年也大了,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一,单一国家层面来说,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。所以,中国市场的抗压能力,也超越美国过去的所有单一对手。美中贸易战,要想分出胜负,必然是个持久战。次贷危机后遗症还没完全过去,美国若要再与中国来一次持久的相互伤害,估计欧盟、日本、俄罗斯,做梦都要笑出声来,千方百计要维护的美元霸权,反而会早日玩完。

为了减少中国1000亿美元的顺差,美国的代价,可能是损失12万亿美元的市值。这还是只是股市,而股市则有可能进一步触发美国的地产下跌。

那么,中国呢?股市会不会大跌,房市会不会崩盘?其实,这也是考察中国抗压能力的重要因素。

我的感觉是,只要做好防范金融风险的工作,可能性很小。首先看A股,相对于美股高高在上,A股位置要舒服很多。进可攻慢牛,退可守震荡。未来起码一年,是一个区间震荡行情,中美贸易战如果剧烈升级的话,也不过是让这个区间稍微大一点而已。

再看房地产。这方面有利的因素是,房地产早在一年多前,就进入了稳控慢压的通道,目前一二线的成交量比较小,三四线放大,限制投机性交易。意味着那些进入一二线房市的投机资金,暂时出不来。

而投机性交易的锁定,也会限制银行的信用货币创造,直白的说,就是市场印的钱少了。我们贷款买房,其实也在创造信用货币的,买一套房子,贷款500万,就等于你和银行一起创造了500万的信用货币。经过一年多的锁定,风险化解了不少。若房价因为中美贸易战,而小幅下跌的话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,它有利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,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创新。最近一二线城市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西安等各地,都出台了各种抢人才的政策,就是这样一种转型的体现。抢人才,就是要抢产业创新的先机,来部分代替房地产的经济拉动。

可见,从资本市场对贸易战的承受能力方面来说,中方不输于美。至于产业链条,美国可以找替代中国的,中国自然也可以找替代美国的。更好的情况是自己造,大飞机,芯片,生物科技等等,这些都搞好了,盛世就是你!届时,简单一个贸易结算,只用人民币的政策,就可以化解美国所有手段。美国打贸易战,说到底还是为了美元霸权,不用美元,是最干净的釜底抽薪。

梳理了这些,就不难理解,这次美国关税清单的两个小细节,看似可以忽略,其实非常重要。沿着这两个细节,一路顺下来,中美贸易战的终局推演,也就不难勾画了:

第一季,中美相互测试,看谁更不怕疼。美国开出清单后,中方也会开出清单。然后各自进入一个公示期,实际上是看各自市场的反应,以及对方的反应。

第二季,相互来一点制裁也是大概率,然后再一起谈谈,再交换一些筹码。与此同时,汇率、资本市场上,也会进行一些交锋,中方可能会尝试一下对美国国债的操作,人民币汇率方面不妨也有一些动作。

地缘政治上,也会试一下应手。因为,贸易战从来就不是贸易战那么简单,它是金融战,是大国利益的角力,是现有秩序的存续或变更,是对未来走向的发言权。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互补,也是能相互摧毁的两个大国,相信双方都不会傻到,相互伤害到无限。贸易战最终会局限在一些中小规模的互怼上,打打谈谈,最后相互给对方留出一定的边界。

其实从中国各种防范金融风险的准备与决心来看,中方也做好了意外的准备(还有之前的亚投行、一带一路、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,原油期货,其实说到底也是为意外做准备)。但这个意外,恐怕最不能承受的,就是今天这个世界秩序最大的受益者,美国自身。 一旦中美滑向大规模贸易战,全球的乱局,将会来临,贸易战很大概率会演变成,全球地缘政经的大重组,美元全球体系将遭遇急速撕裂危机。

这样的终局,将意味着十万亿美元级别的、美国铸币与金融收割特权的消灭,这是华尔街绝不愿意看到的未来。所以,一个可控的终局,是最大的概率。把控好这个大势,改革突破自身,就能迎来最好的逆袭时机。

贸易战归根到底,是国内经济政策的延续。

中美贸易战的最终战场,还是在国内,解决好内部的问题,或者说内部不出幺蛾子,对外政策才能更有底气。在这方面,其实美国的隐忧,很多人是看不到的。那就是美国经济复苏,其实只是半边的复苏,哪半边,金融与高端产业,中低端它很难。美国要打贸易战,其实从它自己的数据上来说,是很可笑的,因为某种意义上,是真不知道为谁而打。

美国人现在的失业率只有4%,这个失业率是什么意思?在自由市场经济最理想情况下,也得有3%的失业率。而美国的失业率,仅仅比这个高1%,属于历史上最好的情况之一。也就是说想工作的人,都基本工作了。所以,美国打贸易战,即使真的打来了工作机会,按照美国这个失业率,是没有人愿意干的。

美国的问题不是贸易战能解决的,要解决只有靠金融战。所以,别看美国一直盯着贸易顺差,那可能是故意给中国出难题,它看中的不是贸易顺差,而是中国的资本。

美国高达数百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,未来要解决一个重大问题,那就是利润来源的问题。没有利润来源,资产价格最终都得跌,美股只是其中之一,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实体经济,中国是躲不开美国的金融寄生之梦的,何况你现在要搞人民币国际化,这是要挣脱美元链条的节奏。所以,中国需要警惕的一点是,老美有可能在贸易战策略的明修栈道之下,在金融战方面暗度陈仓:

以贸易战为名,诱使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在高位(你顺差这么大,不好意思贬值吧),汇率单方面高没有问题,问题是国内的资产价格,也比较高,尤其是房价,这种双高容易促使国内资本外流。这些外流的钱,相比征收关税那点芝麻罚款(500亿的商品,罚款也只能收100亿美元),可能才是美国人最想得到的大西瓜。

在这方面,中国最好的应对,就是压制自己的资产泡沫。 所以说,相对于刚刚开始的,对国内对百万亿资管的整饬,贸易战不过是隔壁骂街,韩朝会不过是邻家的细语。它看起来与贸易战无关,但却是真正的决胜手。既然贸易战目前还没有终结,那么,国内政策就不妨做出这样的一个预期:未来,在整体金融风险可控的前提下,对各种金融乱象的整治,将会保持持续的推进,它们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,都是中国未来跃升新平台的必须一步。

中美贸易摩擦,不过让这个大势,更紧迫一点。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不过是这轮全球信用大周期里的一朵浪花而已。

资本市场里,这些动不动,就牵涉千亿、万亿的地震,说来其实都不奇怪,它背后的因果,几年前就已注定。

信用货币增速慢慢下降,大概率在未来几年上演。新一轮钱荒将至,未来三年可能看不到头。其实,这不应叫钱荒。钱荒这个名词,本身就带有偏向性,它有利于货币扩张既得利益者的诉求。所谓的钱荒,本质上是对过去几年来的信用货币滥造的约束与回归,那些上一轮信用货币大创造中的狂欢者,希望用这个词,来逼出不断的货币放水,从而为他们杠杆加杠杆的未来,提供源源不绝的韭菜来收割。

这就是老子所说的:人之道,损不足而益有余。但任何一个要想正常运转的经济体系,不可能长期“损不足而补有余”,因为那意味着通缩与资产价格的总体大崩塌必然来临,因此不时的回归天道:损有余而补不足,是必然也是智慧选择。

生死同门,盈亏同源。

曾经筑起妖精大鳄们,万丈高楼的信用货币盛宴,其实本身就孕育着信用消灭的种子。可能谁都明白这个道理,奈何人性总是难免:身后有余忘缩手,眼前无路想回头。

世上安得两全法,不负如来不负卿。反省凡心损梵行,从来如此莫聪明。

一些大鳄们自恃的聪明,这回也走眼了。其实,从全球资产价格走势的角度来看,2015年以来,国内一些资本加大对境外资产尤其是不动产的配置,虽然从一己的战略上而言,是清晰的。

那就是国内借钱,国外买资产,这么做,赌的是未来国内资产价格下跌,国外不跌或者上涨,或者人民币汇率大跌,美元等外汇大涨。但从全球大势的角度来看,却是错的。 微观正确+宏观错误,意味着谁动得多,谁会错的更狠。

比如说,拿美国与中国的房价,一比较的话,可能觉得美国的房价很便宜,因为他们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7倍,房价却与中国差不多,因此,很多国内资本,到美国去配置房地产,认为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 这是典型的以中国思维,去理解国外的房地产市场。到2015年的时候,美国的房地产价格,已经上涨到了历史高点附近,再往上走难度很大。住房不炒,美国这点是动真格的。

因此,中国投资者此时配置,想盈利的话,很难。比如某知名美国纽约的酒店,根媒体的报道,某公司拿下来,前前后后花进去了近20亿美元,现在,人家提出,愿10亿美元买回去。2015年后,还大规模到国外配置属地性质比较强的资产比如房地产、酒店等,基本上都是给人送钱的。

别人知道,你是来投资的,所以迟早是要卖的,尤其当你需要用钱的时候。而美国资本清楚的很,未来几年全球利率上升是个大概率,这个时候配置的资产,能够保本就很好了。所以,那些过去两年走出国门的大手笔资产配置,除了少数能够接触到一些制造业技术的之外,大部分都不太妙。

问题就来了,这些国内负债,国外买资产的一些大鳄们,负债的成本不断上升,而所期待的人民币大跌,国外资产大涨的情形,却迟迟不来。其实,不到万不得已,人民币大跌是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(小幅度的波动会有),因为这绝对不符合国家利益,任何一个政府,都不能任由这种事情发生。

K线看不懂的,问庄家;庄家看不懂的,问监管;监管看不懂的,问政治;政治看不懂的,问大势。大势是人心,是人性,它是比政治更高一级的维度,其实,今天的美元信用收缩,也是受制于信用货币创造巅峰后,回落的必然,人民币信用周期也是如此。

一叶落后,是天下叶落。而越是资产庞大的人,越是需要时间去提前动作,不要等到天下叶落的时候,才知道秋天已至。类似于HK李家的那种资产撤退路径,过了2015年,恐怕就难以再复制。一些大鳄在未来几年的慢慢消磨与泯灭,恐怕难以避免;而对于更多群众们来说,未来几年,由于有着更灵活激动的优势,准备得当的话,反而着更多逆袭可能。

谁在黄金海岸,谁在烽烟彼岸,你我在回望那一刹,彼此慰问境况。

此文为新浪看点(新金融评论)原创内容,特此声明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